亿百体育从可爱的“小虫子”,长成体态丰腴的小美人,长筒花早已成了爆花的当家花旦。找到规律,摸清要领,“瘦高个儿”也能变成“土肥圆”,何不动手一试?
长筒花与它的近亲大岩桐和非洲菫一样,深受欧美人士喜爱,常被当作夏季地被植物或吊盆植物的主角。
长筒花(Achimenes)原产于中南美洲,苦苣苔科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株高约10~50厘米,株型有直立和蔓性两种;叶色浅绿至深绿,长椭圆形,边缘有锯齿;花腋出,花冠筒状,花径约3~8厘米,花色有白、紫、深红、粉红、蓝、橘、黄等色;它属于长日照开花植物,花期晚春至秋季;地下部具鳞茎,冬季休眠时地上部会枯萎,以鳞茎越冬,待春天天气转暖后再度萌发新芽。
在苦苣苔科花卉里,长筒花是负责爆花的,所以我称它为“土肥圆”。有很多花友总是抱怨自己的长筒花光长细高挑的个儿,还有的花友总把种花想得太复杂,其实有些事情越简单明了越好。长筒花亦如此,只要正常养护就可以了。它的生长周期一般是:3月底4月初种植,4月中旬发芽,8月开始大量孕育花蕾,9~10月盛开,11月到第二年春天休眠。
“虫子”,指的是长筒花的假鳞茎,因长得像虫子,故名。播种时,先准备好育苗盒或小花盆,把准备好的基质用喷壶喷湿,搅拌均匀,使之潮湿而又不沤,然后装入盆中。我采用2份泥炭与1份珍珠岩的混合基质,这种基质疏松透气,会让“小虫子”们住得更加舒服。接下来就是埋“虫子”了,有两个方法:一个是将“虫子”分出头和尾,头部朝上露出土面,尾部向下,埋入土中;另一个更加简单,直接让虫子横躺在土面上,上面敷上薄薄的一层土。切记一定不能积水或太湿,温度保持在25℃以上,然后用塑料袋罩起来,静候发芽。
经过2周到1个月的时间,“虫子”们就发芽了。等小苗长出2对真叶时,为了将来开得更美,就要进行第一次摘心(打顶)了,这时千万不要舍不得。掐头后会长出几个新的侧芽嫩枝。等它们再长大一些,小盆就有点拥挤了,该换舒适的“大房子”了。我把它们挪到20厘米的盆里,基质改为泥炭+腐殖土+珍珠岩,比例为3:2:1。摘心后,新长出的侧芽也要及时打顶,这样植株才会长得越来越圆,越来越壮,不会过于高挑,也不会倒伏了。
正式上盆的长筒花同其他苦苣苔科植物一样,喜欢温润的生长环境。从上盆到开花,最好上午能接受温和的光照,下午阳光太强时要适当遮阴。
看到盆面微干时就应及时浇水了,因为长筒花的生长期在夏天,千万不能缺水,缺水会导致植株死亡或提前休眠,就收获不到“虫子”了。入秋后,花量减少甚至不开时就要减少浇水,促使枝条逐渐干枯,鳞茎长得更多更肥。
施肥很重要,也是爆花的关键所在。小苗移植时,基质里可掺适量有机肥作底肥,生长期每半月喷灌1次稀薄水肥,开花前1个月到2周左右(孕蕾期),开始喷洒开花水肥,每星期喷洒1次。
枝条扦插:剪下带3~4对叶子的新鲜枝条,插入蛭石与珍珠岩混合的潮湿基质里,放在温润、散射光较强的地方,2周左右就会生根了。如果新鲜的枝条顶端带有花苞或孕育着花苞,开花就会比鳞茎播种苗来得快。
鳞茎播种:当开过花枯叶后或冬季剪掉绿叶后,晾干盆土,就可以挖出“虫子”了。将“虫子”用纸巾包好,放入密封袋储藏。也可以不挖出来,让“虫子”在原盆土里过冬。但一定要保持盆土干燥,待春天再挖出来重新种植。
土肥圆的长筒花,管理是不是很简单?花友们也试一试,让自己阳台上的长筒花爆起来吧!